首页 > 关于康英 > 新闻动态
智慧医院建设行业分析
发布日期:2020-06-12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217次      标签:5G/智慧医疗/物联网

一.智慧医院——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

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,实现效率的提升、质量的优化以及便捷的可及性。底层技术的变革,在带来生产力飞跃 的同时,也给产业和制度带来变革。源于技术发展的“自下而上”的医疗制度变革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。基于人工 智能、信息化、物联网、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“智慧医院”是一个由技术和结果推导出的概念,它不是单一的技术堆积,也不是某一个功能的代名词。智慧医院 是具备信息化、互联网化、智能化特征的医院。信息化是指,医院建立了不同维度的数据系统以及各维度数据的集 成系统;互联网化是指,医院推出了移动应用,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诊前、诊中、诊后环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;智能化是指,医院运用了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技术、自动化设备、机器人、智能工作流与运营管理系统。智慧 医院能够实现患者、医务人员、医疗机构、医疗设备之间互联互通,提高医院运营水平,优化诊前、诊中、诊后医 疗服务环节的体验。

“智慧医院”是这样的,患者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 APP 实现网上预约挂号,在预订的时间,患者来到医院,不需要 取号,在手机端就能实现签到,然后通过医院导航系统,到达目的地科室进行问诊,医生在 CDSS 的辅助下,开具 检查单,分诊系统给患者制定合理的检查顺序,患者的检验标本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运输到实验室,检验结果出来 后,患者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机打印报告,在报告全部生成后,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端预约医生看报告,医生看完报告 在 PACS 系统的辅助下给患者开药,患者可以通过 APP 或者自助终端机缴费,然后生成取药号,这时智慧药房已经 根据系统提交的药品申请,自动发药,患者凭取药号就可以在药房取药。在离开医院后,患者还能通过 APP 的随访 系统,随时更新用药后的身体状况,医生也可以随时通过 APP 了解病人情况,如果有需要,医患双方可以实现沟通。院长可以通过医院智能决策系统,实时了解医院运营动态,并通过院长驾驶舱实时看到相关数据进行决策管理。医 生则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,提取海量存储的临床数据,进行临床科研。后勤管理者可以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 统实时监测医疗设备状态和效益,实现医院设备精细化管理。当然,智慧医院的内涵丰富,远不止于此,所有能优 化流程、提高质量、降低成本的智慧化都将是智慧医院的表现形式。

智慧医院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,智慧医院建设可分为智慧医院 1.0 版本和智慧医院 2.0 版本。

智慧医院 1.0 版本,实现智慧临床、智慧护理、智慧医技、智慧管理、智慧后勤、智慧教学科研及互联互通。在此 基础上,通过应用基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,才是智慧医院的 2.0 版本。智慧医院概念图详见下图。

一.政策背景——三维度保障医院智慧化建设路

第一维度——“需求”拉动。

以“患者为中心”的新医改的实施为医院的运营、服务质量、区域互联互通提出了挑 战,按病种收费、控制公立医院费用增长、取消药品加成等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成本控制提出了“需求”。2011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原卫生部发布《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以控费为目的按病 种收费方式在各地开展试点,对医院管理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提出了“需求”。2017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《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7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》,提出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(中药饮 片除外),“控费”和“提高医院运营效率”成了医院当务之急。一系列政策的发布,对医院的收支平衡能力、生 存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,医院不得不开始自身变革,将目光投向医院的智慧化升级,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生存 竞争能力。

第二维度——“标准”推动。

2016 年——2018 年均是引导型政策,引导开展信息化建设,此时医院不具备评级基 础。2015 年原国家卫计委制定《智慧医院综合评价指标(2015 版)》,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评价指标体系,虽然 这个版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未实施,但是毫无疑问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。2016 年原国家卫计委出台《医 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》,明确了在二级以上医院推广和规范信息化建设。这之后国家又陆续发布《医院信息化 建设应用技术指引(2017 年版)》、《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(试行)》(2018)。均属于引导二级及 以上医院开展“开展信息化建设”政策,无硬性考核措施。2017 年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》在二 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测评,这是医院参加绩效考核的平台、是医院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。2018 年底— —2019 年开始对医院开展评级,并对绩效考核产生影响。2018 年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(试行)》 的发布,要求“到 2019 年,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级 3 级以上,到 2020 年,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价 4 级以上,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”,并强调分级评价工作周期为一年,间隔超过 2 年未参加评价的医疗 机构,需再次通过原级别评价后再申请更高级别评价。国家卫健委还将对每年度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情况进 行通报,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电子病历评价成果也有考核。2019 年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《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 标准体系(试行)》和《关于开展 2019 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的函》,卫健委决定在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 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,《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》提到“引 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、信息共享、服务智能的方向,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,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、开 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。”释放了政府鼓励智慧医院建设的信息,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也有相应的考 核措施。

第三维度——“资金”行动。

2016 年海南省卫计委率先发布《海南省智慧医院建设实施方案》,明确指明了海南 省智慧医院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。这之后山西省、重庆市、山东省、广东省、四川省等十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与智慧 医院建设相关的政策,从智慧医院建设的范围到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、内容和保障措施,做了相应的规范。在各项 落地政策中都鼓励相关部门落实资金保障。例如,重庆市《关于开展重庆市“智慧医院”示范建设的通知》明确要 求“各医疗机构要创新发展机制,积极筹集资金,保障‘智慧医院’的建设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当地发 展改革和财政部门协调,争取本级项目和财政支持。”

二.经济背景——医疗服务机构亟待升级 

消费升级,人们呼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。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加,人们对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有 了更多的需求,也就对面向患者的“智慧服务”提出了呼吁。目前很多医院都提供一体机、自助机,推行手机结算、 预约挂号、预约诊疗、信息提醒以及一系列衍生出来的服务,都属于面向患者的“智慧服务”,“智慧医院”能够 给患者求医问诊带来诸多便利。医疗建设投资增加,医疗服务机构自身升级换代。随着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的爆发, 面向医院的“智慧管理”重要性逐渐凸显。医院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内部管理,相当于配备了“智慧管家”,有助于 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,提高综合管理水平。

三.社会背景——医疗服务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卫生资源结构失衡。

目前,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,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网络。但受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,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离群众的期待仍然有一定的距离。“智 慧医疗”可以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远程解决方案。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升级改造,优化医 疗服务流程,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从院内向院外延伸、从大医院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延伸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 沉。人口老龄化,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的患者压力增大。根据国家老龄办公室的数据,截至 2017 年底,中国 60 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有 2.41 亿人,占总人口的 17.3%。预计到 2050 年,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4.77 亿人的高峰,占总人口 的比例达到 34.9%。人口老龄化将给未来医疗服务机构带来巨大的压力。随着智慧医院推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化应 用,对于老人来说,有越来越多的智慧服务可以享受。比如,家里的失能老人或是有长期慢性病服药的老人,可以 利用“互联网+”的手段,把用药的指导延伸到家里。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护理服务,通过家庭病床、上门护理等方 式得到满足。

智慧医院建设功能模块

智慧医院在立足于信息化建设、互联网化建设、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上,通过对就医流程、医疗流程、管理系统、医 教科研的优化,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、提高患者就医体验,我们将这种智慧医院的建设称为智慧医院 1.0 版本。1.0 版本的智慧医院智能化水平不高、医疗数据利用程度较低,但是 1.0 版本的智慧医院已经满足了迫切需要 提高的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对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要求。医院要真正实现智慧医院 2.0 版本,还需要加强智慧医院整 体平台的搭建、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。智慧医院 2.0 版本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综合能力建设, 包含云平台建设、大数据整体建设、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应用。